吞噬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0章 群星闪耀(第1页)

第三届雁冰文学奖授奖仪式前一天,也就是1991年3月28日,是国民文学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的日子。早在过年之前,国文社就已经在筹备这次活动。3月30日下午,国文社在燕京饭店隆重举行“国民文学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茶话会”活动。会场主席台前,分别摆放着由巴老、中国作家协会、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个人和单位赠送的花篮,会场的四周则悬挂着巴老、万先生等着名文学家、艺术家为这次社庆所作的书画作品、题词,共计九十余幅。今天的茶话会活动,国文社请来了很多退休后还健在的领导、功勋编辑、文学界耆老以及国文社这么多年来培养出来的众多作家,规模比之昨天的雁冰文学奖授奖仪式更加宏大。参会的来宾当中有不少人都出席了昨天的雁冰文学奖授奖仪式。在程早春这个社长代表全社同志向到会的来宾致辞表示感谢时,不少人的目光都遥遥对准了坐在国文社领导那一排的林为民,一群白发苍苍之中,他那张满是胶原蛋白的年轻面孔格外的引人注目。万先生坐在林为民身旁,察觉到众多集中在林为民身上的目光,低声对他说道:“看来大家都很关心这次的争论啊!”“看热闹嘛,谁不喜欢!”林为民说道。程早春在台上感谢完来宾,又开始报告起国文社这四十年来在出版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师生二人则继续在底下低声闲谈。这种正规场合很无趣,没有办法畅所欲言,要么在台上站着讲话,要么在下面坐着听讲话。等到了茶话会接近尾声,气氛终于轻松了下来,熟人们开始走动聊天。在上百名嘉宾当中,国文社退休领导、功勋编辑占了一部分比重,这些人聚在一起聊天,还有一波是以文协往届和本届领导为首,身边也围了不少人。这两群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年龄很少有低于七十岁的,且都是在中国文学界德高望重。另有一波人,则围在了林为民身边,仔细辨别一下,这群人的平均年龄可要比另两波年轻多了,几乎很少有超过五十岁年龄的。而且清一色都是近些年来在国内文坛上声名赫赫的中青年作家,这些人的作品几乎占据了近年以来国内文坛经典作品的半壁江山。昨天刚刚获得第三届雁冰文学奖的陆遥,稳稳锁定第四届雁冰文学奖的程忠实,文集狂卖几十万套、中国第一个拿版税的汪硕,先锋文学大将于华、苏佟,改革文学开创者姜子隆……有心人随意扫了几眼,不禁有些咋舌。群星闪耀!这群作家的代表作几乎都是通过《当代》发表的,其中不少人的责编就是林为民。看着这群人以林为民为中心,热络的聚在那里聊天,外围的不少人都发出了感叹。这些都是中国文坛未来三十年的中流砥柱啊!有的人不自觉的想到了林为民和柳飞羽的恩怨,两人的恩怨在国内文坛不算什么新鲜事。当年林为民的《情人》发表,柳飞羽喊打喊杀,听说林为民被停了几个月的职,林为民反手便写了一部《盗官记》将以柳飞羽为首的那群攻讦他的人骂了个遍。这回雁冰文学奖,林为民没得奖,反倒是柳飞羽这个当评委的得了奖,有着之前的积怨,两人算是彻底撕破了脸。但诡异的是,作为冲突方之一的文协,今天又是国文社的座上宾。这就是圈子,别管有多大的矛盾,斗而不破才是底色。但透过今天看到的画面,大家还是不难看出,这次的冲突,文协也好、柳飞羽也罢,根本奈何不得林为民。本职工作上,三十出头的国文社总编辑,这种事只在建国初期才有。再干三十年,就算是原地不动,中国文学界也得多少他的徒子徒孙?写作成就上,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质量已经达到了中国文学界的顶尖水平。两届雁冰文学奖、两届米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泥轰的直木奖、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在国内的文学家当中,似乎还没有哪个人能够获得如此多海外文学奖项的肯定,而且还是横跨东西方。社会名望上,林为民不仅是在文学领域,包括戏剧领域,接连在海外获得重量级奖项,民众对他的认可度高的离谱。而且这些年他热心公益事业,多次为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堪称中国文坛慈善第一人。回想八年前,柳飞羽第一次向林为民开炮的时候,他还只是国内文坛新进崛起的青年作家,国文社的一名普通编辑,势单力孤。如今八年过去,各种职务、头衔、奖项加身,除了资历方面,柳飞羽对上林为民几乎没有任何胜算,不禁让人感叹世事的变化无常。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次柳飞羽拿了雁冰文学奖,损失的却是几十年来在国内文学界所经营的口碑,实在是得不偿失。而林为民这次,虽然也受到了冲突的一些影响,但他一击打在了柳飞羽和评委会的死穴上,外界对他的声讨和批评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一次的冲突,林为民虽然丢了奖项,却完胜了柳飞羽。茶话会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结束,嘉宾们陆续离开。今天的茶话会结束之后,国文社旗下的《新文学史料》、《当代》还会刊发相关的纪念文章。嘉宾们走的差不多了,陆遥、于华、汪硕等人却不想散场,拉着林为民要去吃饭。今天难得如此热闹的场面,他们几人生性爱热闹,怎么能这么草草收场呢?一群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后才散去。热热闹闹的社庆活动结束,外界对于雁冰文学奖的争论仍在持续,林为民对于这件事已经不太关心,将精力都放到了工作和写作上。这段时间,已经创作完成大半,估计再有几天就会写完。四月初,金庸作品集印刷完成,已经开始陆续发往全国各地的书店和邮局。隔了不到一周,林为民再次出现在燕京饭店,他身边陪着的是一位带着金丝边眼镜的老者。两人一露面,在场记者们的照相机立刻咔咔闪动起来,记者们当然不是冲着林为民,而是冲着他身边的老人。今天国文社举行金庸作品集的出版发布会,现场来了三十多家大大小小媒体,记者们看到金庸群情汹涌,手中的照相机按个不停。金庸是今天的主角,提问环节的时候台下的记者们争先恐后,等到发布会结束,这群记者更是直接将金庸围了起来,大有不接受采访就不让走的架势。金庸在林为民的陪伴下接受了半个多小时的群访,好不容易才挣脱了记者们的围堵,被带进了小房间进行单独采访。今天发布会来了几十家媒体,但能有单独采访资格的媒体却只有几家重量级媒体。不仅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还有央视和燕京电视台等电视媒体。上次梁凤怡声势浩大的作品发布会有相关部门鼎力相助的成分,而这次金庸的作品集发布会靠的更多的则是他自身的影响力。自五十年代创作第一部武侠《书剑恩仇录》到七十年代写完《鹿鼎记》封笔,金庸的武侠创造了华语通俗文学史上的一个神话,极大的拓展了武侠这个通俗文学分类的边界和影响力。七十年代开始,金庸的武侠小范围的传入内地,到了八十年代,得益于领导对于金庸武侠的喜爱,他的作品彻底在内地放开,成了无数国人闲暇之余消遣解闷的必备读物。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无线电视台根据金庸作品改编的武侠电视剧引进到内地,风靡全国、万人空巷,更助长了金庸的知名度和他的武侠的影响力,让金庸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武侠大家。只说一件事,八九十年代内地武侠很多作家所写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以金庸武侠为模板创作的。那些冒名的就不提了,金童、金康、金庸新、金庸巨、金庸续等一系列仿冒名作者创作了一系列如《神箭金雕》《神雕侠侣前传》《魔女江湖》《续书剑恩仇录》《武林痴小子》《大侠风清扬》《九阴九阳》《天龙八部外传》等作品。另外还有,笔名、书名都跟金庸没关系,但内容跟风金庸的作品,这类伪作通常是金庸原着的续集,模仿金庸的笔法来讲述全新故事,如果按照后世的说法,应该属于同人范畴。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沧浪客的《矫龙惊蛇录》,看作者名和书名跟金庸武侠没有一点关系,实则写的是《倚天屠龙记》续集、《乾坤残梦》写的是《天龙八部》续集,还有烟波客的《神雕奇缘》,是《神雕侠侣》的续集,等等。在以上这些仿冒金庸的作品当中不乏精品之作,也受到了广大武侠读者的欢迎,读者们有时候明知道这是仿冒的作品,但看到跟金庸武侠相关的故事,还是会忍不住去购买和阅读。不夸张的说,“金庸”这个名字,养活了八九十年代内地武侠的半壁江山,也收获了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的读者群体。一整天的采访结束,金庸的神色疲惫,精神却有些亢奋。林为民作为地主,今天一直陪在金庸这里,金庸忍不住对他说道:“林先生,我的交给你们国文社没有错!”

热门小说推荐
满级大佬穿成农家女

满级大佬穿成农家女

关于满级大佬穿成农家女舒予穿书了,成了一个被作死女配连累,只出场两次最终流放千里的可怜炮灰。在发现自己无法改变结果后,舒予决定吃吃喝喝躺平了等。谁知道流放还没来,却突然被告知她不是舒家的女儿。她的亲生父母是生活困苦入不敷出连房子都漏着风的农户。而舒家为了隐藏她这个污点决定抹杀了她。舒予来啊,我打不死你们。重回亲生父母身边,舒予眼看着端上桌放在自己面前的一盘咸菜一碗稀饭,以及父母紧张又手足无措的表情,终于叹了一口气。不能躺平了,不然要饿死了。...

余星染墨靳渊三年未见

余星染墨靳渊三年未见

五年前,为救病重的母亲,余星染余星染墨靳渊最新鼎力大作,2017年度必看玄幻小说。...

重生之我要冲浪

重生之我要冲浪

关于重生之我要冲浪重回过去,姚远一心一意只想浪啊呸,只想冲浪!...

迷局风云季子强叶眉

迷局风云季子强叶眉

走一步,看两部,谋三步,在步步惊心的官场,如何披荆斩棘,红颜相伴,看一个亦步亦趋的基层青年,如何一步步打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天命红人陆渐红安然

天命红人陆渐红安然

官场失意,情场便得意,逛街都能捡着大美女,岂料此美女竟...

我的艺人邻居

我的艺人邻居

关于我的艺人邻居认识了小半年的美女邻居突然问他要不要在一起刘信安思考了短暂的几秒后笑着点头可几天后,她却突然消失之后又突然在电视机里出现刘信安感情我那喜欢白给的女朋友还是个大明星?...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