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3章 丹道大比 三(第1页)

“此次比试的内容是由门中长老共同商议决定,分为三个环节:灵材辨识、丹方创新以及丹药炼制。分别考验比试者的眼力、智慧以及功底。每个环节分开评定,最优者可获得进入一下轮比试之资格。诸位若是没有异议,那本长老这便宣布比赛开始。”

此种比试为综合考核,范围较为全面也很公平。无论入门早晚对灵材的学习与掌握都是最基础且必备的知识,《草木本鉴》与《万物录》就是最全面的灵材资料百科全书;丹方创新则全靠个人对灵材的理解与融会贯通,也是丹道发展之重要关键;最后一项炼丹乃丹师之看家本领,最能体现其整体实力。这次的考题用来检验一个人的丹道水平再合适不过。

刘至五人自然没有异议,灵材辨识人人都会,就看谁速度更快最先辨识出正确的种类,想来应该是不相上下。丹方创新最难,若无从前经验借鉴全靠个人临场发挥难论高低。至于炼丹,其余四人心照不宣的将刘至视为了此环节的最强竞争对手,若是这轮败了想要取胜必须在前面两轮战胜其他人才可。

之和长老见众人没有异议,命弟子将五大盘被红布遮盖的材料放到刘至等人面前,报出需要寻找的四十种材料名称限时一刻钟,之后摇响手中铃铛正式宣布比赛开始。

刘至揭开红布,眼前材料高高摞起有半人之高,种类繁多百种不止,既有花草种子枝藤根叶也有皮甲骨液金石介质,五花八门且混合的乱七八糟,扫一眼另外四人的也是一样。想要在一刻钟的时间内从这么一大堆混杂的材料中一样一样挑选出指定的四十种灵材时间根本不够。这不仅考验他们对灵材的认识,更检验他们的专注力与反应速度。

张平与李迁当即将材料全部倒在空地上从中快速挑拣,成成与王秋则将材料抛洒空中,以术法将之定住后从中选材。刘至则将材料按属性划分为数组,能一眼寻到的直接放到一边,其余则按组寻找。

经过一番紧张的角逐,成成以其敏锐的眼光与迅捷的手法脱颖而出,率先完成了任务,刘至与王秋紧随其后,以数息之差位于第二。李迁堪堪赶在最后关头完成了材料的挑拣。遗憾的是,张平在这一环节稍显迟缓,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考验,仍差了四种材料未能寻得,想要晋级下一轮比试几乎不可能。他擦了擦额上的薄汗神情倒也平静,深吸一口气等待之和长老宣布第二轮的比试规则,其心态倒是令场下众人颇为欣赏。

第二环节,丹方创新。要求参赛者在两个时辰内,利用前一轮给出的材料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丹方。这个环节考验的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对丹药理论的深刻理解。

刘至在得知三环比试项目时已经在考虑丹方创新的事情,想要成功晋级至少有两轮要拿到好成绩胜过其他四人。对于炼丹他是有信心的,挑选药材他却拿不准,相较于银环心本土丹修,他们自进入丹道之初便接触各种材料,掌握熟练度应该胜过自己,若是无法一眼辨出材料速度再快也是无用,思来想去只有丹道创新可与其他四人一拼。

只是想要创新一种丹药谈何容易,长老们学识经验都是渊博,也不是说创造便能创造出一种新丹。只看丹书阁中的《药王典》,数千年来集宗门长老之毕生心血也才研制出了四十来种,经过时光之验证才能被确定下来载入典籍。匆匆两个时辰能有何作为?想来也只是在原有的丹药上做出一些提升或是改进,但如此做的话想要脱颖而出就不够显着,除非与众不同有新的立意。

刘至在星霜座下学习毒理知识虽然时间不长,但基础掌握了便是一通百通,只剩各种毒物的搭配与研制,或相辅相成,或成就全然不同的用途。他向来胆大心细,脑中有了大概的想法之后便立即着手去做。

两个时辰之后,成成凭借他对水系药材的独到见解,创造出了能够提升水系术法威力的“碧海潮生丹”;张平则结合自身的木灵根特性,运用木之生机,研制出了能够迅速恢复元气的“绿叶复苏丸”;王秋为水木双灵根,也是从自身的灵根出发创造出了能够净化心灵、提升修为的“清泉涤尘丹”;李迁则以金石之坚固,炼制了能够增强肉身防御力的“金刚不坏丹”。而刘至则以火之炽热,融合多种烈性材料,创造出了能够激发潜能、短时间内大幅增强战力的“烈焰急火丹”。五人各展所长,研制出的丹药各具特色,在场的长老们一一看过之后也是赞叹不已,然而却并没有给出哪个丹方为最优的评定,结论是待定。

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意外,创造出来的丹方若无验证,效果说的再如何如何也不过是一纸空文,甚至能否成丹都不一定。包括刘至五人在内,场下观赛的弟子也对第三轮的炼丹为何有了猜测。

果然,之和长老宣布的第三轮比试内容与众人想的一样:四个时辰之内,五位比试者需现场炼制出方才所创造的丹药。丹成、品级、丹效现场验证,优者胜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全场沸腾,先不论五种丹药是否真有其效,能够亲眼见证新的丹药的炼制过程本身便是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若成丹后真能达到丹方所言之效果,经历时间验证,药王阁或将再添一种新丹。

五位参赛者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开始着手炼制他们自创的丹药。炼丹的过程充满了变数,火候的控制、时间的把握以及心神的凝聚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每个人都全神贯注,虽然手法各异却同样娴熟,材料在他们手中由最初的形态逐渐转化为精华,随着各种材料的投入,每位参赛者的丹炉中都升腾起了不同的光芒,一颗颗丹药缓缓成型。

张平、李迁、王秋依次完成丹药的炼制,之后是成成,刘至则在最后。

侯博坐在场下不由自主道:“竟然真的都成丹了,他们五个当真厉害。”

潇贤:“方才看他们放入的材料种类与时机便知其中并无冲突之物,加上调和的介质确实能够成丹。倒是刘师弟叫我出乎意外,“烈焰急火丹”中用了刺芒之毒,与其他烈性材料融合非但没有炸炉反而丹香浓郁,此丹之效果值得期待,或许能成功晋级下一轮比试。”

众人闻言既兴奋又紧张,张婉道:“三师兄若能因此胜过成成,必将名声大噪。”

遥殊望着刘至的眼中充满欣赏,笑道:“他的名声自入宗门后便一直响亮,不过从前只有擅于炼丹一说,此番若能胜出当得门中翘楚之称。”

侯博:“师姐所言甚是,若能研制出新的丹药即便不能在此次大比上夺魁也足够一鸣惊人了。还得是师尊慧眼识珠,将三师兄纳入我祥云峰,哈哈哈哈,师弟与有荣焉。”

星霜坐在前面听得清楚,眼中显出笑意。

热门小说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宠妃的演技大赏

上辈子,世人都说苏菱命好,姝色无双,又出身高门,父亲是镇国大将军,兄长是大理寺少卿。十七岁嫁给晋王为妃,两年后又顺理成章做了大周皇后。论其尊贵,真是无人能及。然,延熙元年,镇国公临阵脱逃,苏家被指认通敌叛国。苏菱诞下一子后,死于后宫。待她再睁开眼时,却成了五品太史令之女—秦婈。一朝梦醒,她虽不会再惦记那个薄情的男人,却不得不为了她曾生下的孩子,再入宫一次。选秀当日,帝王靠在龙椅上垂眸不语,十分不耐地揉了下眉心。便是留牌子都未曾抬眼。直到秦婈走进去,顶着与苏后一模一样的脸,唤了一句陛下万福金安。大殿之上,帝王蓦然抬头,幽遂的双眸在对视间失神,茶盏碎了一地。失魂落魄呢喃喊了一声阿菱。小剧场秦婈再入宫,我发现当年坑过我的人都长了皱纹,包括那个狗皇帝。萧聿(yu)演我?利用我?然后不爱我?母爱小剧场她以为,人死如灯灭,过去的事,便永远过去了。可没想到。小皇子会偷偷跑到她的寝殿,拉着她的小手指问你是我母后吗?她是他的白月光,也是他的心头好。回宫的诱惑ps非典型重生,时间线是持续前进的。女主嫁了男主两次,男主的白月光是她本人。女主演技第一,后宫最美。文案成产于2018年年初。阅读指南(一定要看)1理论上灵魂是sc,但女主两具身子,怕杠,直接算非sc了,洁党看一下。2本文以感情线为主,男女主有金手指。3全架空,历史乱炖。4不坑不水,结局美,番外足。内容标签破镜重圆天作之合穿越时空甜文搜索关键字主角秦婈,萧聿。┃配角秦绥之,苏淮安。┃其它友推天降妹妹三岁半万莉塔一句话简介后宫生存,演技第一。立意善恶终有报,愿为真相,披荆斩棘。...

反套路重生

反套路重生

关于反套路重生我既没有重生,也没有系统,只有满世界的敌人。真正的重生者还说我以后会成为颠覆大乾叱咤星河的乱世奸雄。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干掉真的重生者,我就是真的。至于系统,反正外人也看不见,我说有就一定有,谁能证伪?撒一个弥天大谎,让世界为之起舞!全世界的人都认真听我讲,我,青帝,重生了!我言即未来,我行即正义。作为一个拥有系统的重生者,我是一定不会欺骗大家的。我一定带领大家走出母星,叱咤星河。任何阻挡在我面前的敌人,都是全世界共同的敌人。我话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

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

关于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九彩元鹿!还是鹿族之主,洪荒的第一只鹿,开局貌似还不错。什么,现在是凶兽大劫,外面还有狼族虎视眈眈。叮,模拟器加载完毕,是否开始人生模拟。模拟开启这是一只鹿,借助模拟器,逍遥洪荒,霸临诸天的故事。...

炮灰觉醒,老六们偷听我心声殷娇龙青渊

炮灰觉醒,老六们偷听我心声殷娇龙青渊

穿书爆笑沙雕老六们不说自己有读心术团宠没素质前期疯癫文学he殷娇穿书十年,终于在某一天,觉醒了她穿到一本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里,男女主之间的故事一千多章,全员没嘴是狗听了都摇头的程度好消息女主是她姐,结局he坏消息她家被抄了,全死光光了从此,殷娇为了改变书里的结局可谓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片段一失踪多年的女主长姐回家,殷娇带领一众人给足了自己姐姐排面我为我姐举大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炮灰觉醒,老六们偷听我心声殷娇龙青渊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华娱之从演皇帝起家

华娱之从演皇帝起家

关于华娱之从演皇帝起家穿越到龙老大亲兄弟家,房姓小子前期电视剧,专业演皇帝,更是凭借皇帝找到媳妇,后期转战大荧幕...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关于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形成相持,下诏勤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铮铮士子,共赴国难。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生员十万兵!...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