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谢六姐四处扫盲,甚至将教育作为衡量地方政绩非常重要的标准,以及其掌握的种种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在无形大气中传播讯息的仙器,其实说明的都是同一点,那就是,按照谢六姐的政治理念来说,提升生产力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她要通过提升生产力,直接跳掉封建社会和大同社会之间,似乎是必经的社会阶段。”
“但从政治课本上似乎也可以揣测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同社会需要的组织性,是如今的封建农民难以提供的,因为封建农民的生产相对独立,绝大多数区域都在小农经济中自给自足,有些孤岛式的味道。一个分立的经济系统,注定无法诞生强组织性的百姓,这也是为何历代选兵都从矿奴、刑徒中寻找,因为刑徒和矿奴,工作中需要互相协作,一起一卧服从管理,他们的组织性要比农户强得多了!”
“同样,大同社会需要的消费力也是小农社会难以提供的,如果不限制佃租,阻止财富向地主汇聚,把钱留在农户手中,农户一年劳作下来,完全没有消费需求,那么买活军用工业规模生产出的大量商品该卖给谁呢?只有不断的分田,让高产稻的剩余价值留在农户手中,农户才会去消费,才会购买工厂的产品,经济才会形成一个广大而统一的循环。
试想,原本一县之中,日子过得不错的地主不过百户而已,但农户却至少有数万之多,这些地主对买活军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坐拥,反而会阻碍买活军的经济运转,所以买活军拿下一地,做得最坚决的事情就是要打击地主,任何一个想要保留自家田地和佃租的地主,下场都极其凄凉,因其存在,对买活军完全无益,反而十分有害!”
“但若是在敏地建厂、扫盲,先把地分了,从封建社会往前一小步,不说全部进入,哪怕是半步进入资本社会,进行先一步的工业化建设,这对买活军是好是坏?”
“自然是好!因为从封建社会跳跃进入大同社会,异常艰难!生产力的提升哪怕已经不是问题,但管理者依旧无处去找,就像是宫中明明用不了如此多的宦人,但阉人数量还是逐年增多一样,要在内书堂中选拔出人才,就必须保持相应的候选人规模。买活军要先扫盲,然后安排工作,从学习和工作中不断选拔管理者,还要注意,这些管理者没有经过太多锻练和考验,最后成材的可能性不好说的!”
“再者,还有工业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买活军在建设的道路、城池等等,这些东西都要用十年来布局,谢六姐为何扩张得如此之慢——如今,众人都是心知肚明,她若是愿意,一两年内拿下京城至少不是问题,因为这些东西是完全无法跨越时间看到结果的,十年树木,二十年建城,百年才能树人!”
“从封建社会跳跃式进入大同社会,如此艰难,从资本社会进入大同社会,是不是会简单一些呢?道路、工厂,即便在战争中被破坏,但有基础在,在全国的视野来说,要重建总比从无到有更简单些。更重要的,是受过基础教育,有组织性的工人,他们是管理者的沃壤,谢六姐最头疼的无人可用问题,或许将在我敏地工业化之后得到极大的缓解!”
“更有甚者,不妨往深了去想,谢六姐素来爱惜羽毛,甚至可以说是过于爱洁,过于追求完美——她为何扩张得这样慢?因为她绝不愿意把不合格的管理者引入自己的体系之中,至少不会在体制中为他们设计入口。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剔除系统中的不合规者,如果有人在她扩张之前,先为她做好初步的教育工作呢?”
“若是能得到谢六姐的支持,至少在京畿一带开始设厂,便不是镜花水月了。”
“还有各地矿产业也可迎来一个大发展——各地若有不服不愿降佃租者,可以如买活军之旧例,去矿山锻练几年嘛!”
“众所周知,一个体制在新建立起来时是最清新最不容易被腐蚀的,只看买地吏治便可知了,买地固然也有贪腐,但官风和朝廷比依然是清新至极,这其中不能不说女官起到很大作用,刚刚获得权力的群体最可用……女特进士当可发挥比神庙税吏更积极的作用……”
“要摒弃原本宦官因宠特拔的做法,把特科进士规模化、制度化、扩大化……要保证皇权系官僚拥有基本的科学素养!”
“工业流程设计、体系设计学要去买地系统化学习,要引起重视……”
纵然是已经接触了数年的新学,今日的对话,依然是让皇后有些晕眩的,如果不是她自己也读买地来的书籍,今日皇帝和良妃对谈的内容,简直就像是天书一般了!饶是她能听懂大概的意思,其中蕴含的思想,也让皇后大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慌——这是多大的动作?若是办成了还好,确如皇爷所说,进可攻退可守,可若是办不成呢?要面临的反噬又当是如何的规模?
公然裁撤内宦,这就等于是把内宦们往死里得罪,皇帝还能全心倚靠的将只有厂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女特科不但不能给他提供帮助,反而要他不断的投入资源去呵护,可一人之意,可能凌众人之心吗?如此危险的操作,让一个贪图安稳的母亲如何能不忧心忡忡呢?
哪怕是从温暖如春的净房中洗漱出来了,躺在了柔软舒适的被褥之中,享受着远胜过坤宁宫的睡眠体验,皇后心中也依然是翻江倒海,半晌没有安定下来:若非良妃闹事,她竟不知道皇爷竟私下已布下了这一局——良妃固然是个很好的解读者,读出了皇爷的心思,但布局者却是皇爷本人,从时间算起,几乎是一接触买学,只怕他心中就酝酿起了这个念头,在命她教导宫人识字,请走九千岁,扶田任丘上位,试开特科起,皇爷就已经在一步步的布局了!
实在是藏得好……不但藏住了真正的心思,而且还藏住了他对买式新学的喜爱,内阁诸位老大人,实在是高估了儒学对皇爷的影响……太自信了,他们也不想想,实际上皇爷接触儒学的时间,也不过是比买学早了一年!
不错,说到儒学造诣,甚至皇后本人都胜于皇帝——敏地素来采选宫人,都在京畿一带,因此京畿附近,和皇嗣年纪相差不多的女儿家,因为父母想法的差异,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机会,尤其是生得貌美的,更不必说了。比如王良妃,她出身秀才人家,入宫之前便是父亲教着识字的,而皇后因家境更好一些,从小还读了四书五经,有塾师教导,并不像是王良妃,只学些《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之类开蒙的文字。
而还有些女儿家,如任容妃,她们学的是打扮调理自个儿,是琴棋书画,这就有点儿像是京城一带的瘦马了,若是选秀不成,很多时候不是被卖入烟花之地,就是去大官家做妾室。听说尚且还有延请了江陵一带的瘦马人家来调理自家女儿的,攀附权贵之心,着实令人不齿——这话是扯远了,不过,如今多数时候,入选的妃嫔,文化水平好的就和皇后一样,四书五经都是自幼熟读的,文化程度差的那也基本都是认字。
而皇帝在登基时的文化水平,差不多就和王良妃差不多,识字是识字的,也会写字,但儒学造诣几乎为零,更谈不上什么自幼浸淫政治了,在阁臣眼中和文盲几乎没有区别,就是‘无知蒙童’,这也并非是他不爱学习,而是敏朝对于皇子的教育,并没有固定的规矩遵循,可以说是极为随意,尤其是在神庙这里,因为‘争国本’之故,皇帝之父光庙,十三岁才刚刚开始出阁读书,也就是正经开蒙,但迅速又被中断,再次读书,已是十八岁了。
这十八年间,他完全是文盲吗,并非如此,太监宫人也会教他认字,但在深宫之中,哪有人敢正式给他讲学呢?也就仅仅只是认字而已,十八岁后,才开始有体系的政治文化教育——课程安排却也极为松散,官僚巡讲片刻而已,再无从前神庙受教时的严格紧凑了!在此之前,光庙的政治素养可以说是几乎为零,本人依旧被视作稚童看待——神庙是五岁就出阁读书了,却硬生生地把自己的儿子拖到了十八岁!
关于反套路重生我既没有重生,也没有系统,只有满世界的敌人。真正的重生者还说我以后会成为颠覆大乾叱咤星河的乱世奸雄。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干掉真的重生者,我就是真的。至于系统,反正外人也看不见,我说有就一定有,谁能证伪?撒一个弥天大谎,让世界为之起舞!全世界的人都认真听我讲,我,青帝,重生了!我言即未来,我行即正义。作为一个拥有系统的重生者,我是一定不会欺骗大家的。我一定带领大家走出母星,叱咤星河。任何阻挡在我面前的敌人,都是全世界共同的敌人。我话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关于恋爱要在距离锁定后距离锁定降临的那一刻,我和同桌徐菁开始了麻烦的同居生活一起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看似内向的她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不定闹钟就会睡懒觉郁闷了会鼓嘴喜欢可爱的小动物悄悄写网文并且车速快得飞起好吧,我承认她是个有点可爱的女孩子但是!我的心里只有学习!笨蛋才会谈恋爱!多年之后,徐菁牵着我的手问我江沚,当初只剩一年高考,你为什么还要转文科呀?为了不留遗憾。那谈恋爱呢?同样如此。重拾初心的少年和内向单纯的少女,共同成长双向奔赴的故事。...
关于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若人生不止一次,吾必当君临万界。洪武十年,朱元璋通过人生模拟器,来到明朝末年崇祯十五年的时空。当他翻开史书,看到朱棣篡位的时候,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看到大明战神一战葬送百万大军,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而当他看到崇祯年间农民起义遍地,大明江山危在旦夕之后彻底坐不住了。一群不肖子孙,都给咱滚一边去。什么后金,什么闯王,咱朱元璋要让你们知道知道,什么才是铁血大明。...
傲世神婿别人重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n而陈玄重生,却成了刚出狱的劳改犯,惨遭狗男女背叛的悲催青年!n只是从头再来又有何惧?n从此陈玄一手握回天之术,权势滔天也得低头!一手持绝世利刃,报恩也报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傲世神婿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镇政府门外,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径直停在了楼门口,从轿车上下来一位年纪大约四十岁上下的妇女来,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脚蹬一双曾明瓦亮的黑皮鞋,猛一看,以为是男人呢,仔细一看,脖子里系着一条淡花色的丝巾,才知道是一个干练的女人。...
关于关于我无意间把妹妹养成废人这事榊原乐,家住东京新宿区神田川居民区。拥有一个声优妹妹,一个系统。然而身为家中长子的他,早已在年幼时父亲跑路的情况下,练就了人生永远只能靠自己的思想钢印。现在,系统居然要自己靠好吃懒做的妹妹过活嗟来之食!(关键字恋爱日常东京双子系统)...